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商资讯 > 正文

短视频、直播电商助力非遗新发展

2023-03-08 10:43:26 浦东时报

短视频、网络直播成为了当下最时髦的传播新方式。如何抓住新机遇,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浦东的匠人们也在努力创新尝试。

  定磉齐木,如何建出古老的绞圈房?凿雕刮磨,怎样让浦东木雕自成一派?当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在屏幕中娓娓道来,那些离日常生活远去的老手艺瞬间吸引了网友观看和点赞。

  短视频、网络直播成为了当下最时髦的传播新方式。如何抓住新机遇,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浦东的匠人们也在努力创新尝试。

  手作匠人秀搬到“线上”

  “四尺杆原来在造老房子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的,它的一寸就是现在的2.8公分……”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的,是浦东绞圈房技艺传承人杨德龙。他18岁就跟着师傅学手艺,精通绞圈房营造相关习俗、掌握与绞圈房相关的五木技艺,积极参与对新场当地绞圈房的抢救普查,并多次为上海大学古建筑系研究生做课题调查绞圈房讲座。

  去年年底以来,上海新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新场古镇手作匠人秀”系列短视频,通过走访拍摄古镇匠人,将他们对各自创作领域的心得体会搬到“线上”。手机前的观众跟随镜头一同倾听他们的匠心历程。而在这些匠人中,就有不少浦东非遗传承人。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浦东新区首个全国特色小镇,新场镇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包括国家级非遗锣鼓书、浦东派琵琶;市级非遗江南丝竹、卖盐茶、灶花;区级非遗浦东土布纺织技艺、浦东三角粽制作技艺、凤露水蜜桃栽培技艺、浦东木雕、新场“三月廿八”民俗庙会等。近年来,新场借助新媒体传播方式,积极推广非遗文化,除了线上匠人秀外,还推出过“云赏非遗”视频等,让居民居家体会非遗锣鼓书的古韵。

  新方式带来新机遇

  如何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为传统文化注入传承创新活力,将是一道需要多方共同助解的课题。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抖音电商联合推出的《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助力非遗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通过视频形式发布。《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非遗传承领域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与困境,分析了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助力非遗发展的优势、效果、方式及意义。

  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兴起,为非遗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据2022年6月发布的《抖音非遗数据报告》,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抖音覆盖率已达99.74%,抖音电商平台上非遗好物销量同比增长668%。非遗传承人乔雪一场直播销售皮雕产品超45万元;老字号祥禾饽饽铺在抖音电商卖出糕点超220万件;更有年轻人通过短视频,找到核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水官拜师学艺。

  《研究报告》认为,非遗保护任重道远,还需多方合力,可持续地促成品牌变现、培育项目人才,助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