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复苏 专家称旅企要从产业角度“抓”恢复
2023-02-23 10:31:47 环球网
2月21日消息,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预计今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73%;全年入出境旅游游客人数有望超过9000万人次,同比翻一番。2023年旅游市场全年“稳开高走,持续回暖”,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2月21日消息,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预计今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73%;全年入出境旅游游客人数有望超过9000万人次,同比翻一番。2023年旅游市场全年“稳开高走,持续回暖”,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报告显示,假日旅游需求加上商务性旅行的刚性增长,预计二季度旅游市场将进入预期转强和供给优化的新通道,暑期旅游很可能接近甚至达到疫情前同期水平。
对此,新时代文旅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已出现以下复苏现象:一是文化和旅游节会活动增多;二是旅游“六要素”相关产业活跃明显;三是出入境游逐步放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有序恢复。我国旅游市场要把握复苏先机,抓住节点性的旅游市场机会,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带动旅游市场逐步恢复。
而针对加速恢复的旅游业态势,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也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复苏振兴的主方向。“旅游业作为受疫情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企业自身的变化,也包括人员流失、供应链断裂、市场的流失,更多的应该是来源于游客需求的变化、目的地、产品和业态的升级的需求,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品质提升应当成为旅游消费提振的总引擎。服务品质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第一道护城河,游客满意是旅游发展的核心,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里面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的是游客对旅游服务品质的主观感受,但是背后具体体现的实际上是政府作为、企业创新和目的地的体系优化。唯有服务品质的提升,旅游企业也才能够形成有可持续增长的竞争力,旅游产业才能构筑供需匹配和有市场需求和供给体系支撑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第三,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应当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强支撑。在旅游业面临体系重构、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人才是根本。有意识主动地进行企业人才培养和行业人才的能力建设,是行业复苏的必修课,也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吴若山则强调,应主动从产业角度去研究市场和产业复苏,全面抓“恢复”。一是稳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二是开展多元的宣传营销活动,营造旅游市场复苏之势;三是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出夜间旅游、旅游休闲街区等文旅消费空间,满足民众“猎奇”需求;四是加强数字技术在旅游产品或项目的应用,形成数字文旅新业态;五是建立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发挥好旅企的资源整合优势,形成旅游业的消费链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