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签约入驻新片区
2023-02-22 09:50:58 浦东时报
昨天上午,“拥抱元宇宙,探索新视界”临港新片区XR产业大会暨2023年“开门红”签约活动在临港新片区滴水湖会议中心举行。现场,临港新片区发布了加快XR产业集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临港新片区XR产业总体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时,一批人工智能高能级项目集中签约入驻。
昨天上午,“拥抱元宇宙,探索新视界”临港新片区XR产业大会暨2023年“开门红”签约活动在临港新片区滴水湖会议中心举行。现场,临港新片区发布了加快XR产业集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临港新片区XR产业总体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时,一批人工智能高能级项目集中签约入驻。
■本报记者 陈烁
打造全产业链XR产业生态
XR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在内的扩展现实,XR产业链是一个庞大系统,包含了硬件、软件、服务、内容、应用等多个方面。
2022年上海发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推动建设一批颇具特色的“元宇宙”产业园区,并把XR产业作为上海发展“元宇宙”的重要支撑。
临港作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要的承载地与试验田,前瞻布局XR产业新赛道。在昨天的XR产业大会上,发布了《临港新片区加快XR产业集聚发展行动方案》和《2023年临港新片区信息化项目场景》。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临港新片区XR产业总体规模突破100亿元,围绕XR关键器件、关键技术、终端设备、内容供给、关键软件等方向展开布局,建成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生态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园区和产业发展集聚区,并推动产业与场景联动。
现场,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旭昆作“XR核心技术及领域应用研究与进展”主旨报告。2022年全球XR出货量达到970万台,预计2023年将同比增长31.5%。预计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长30%以上,到2026年将达到3510万台的出货量。沈旭昆表示,通过政产学研通力合作,XR产业将在医疗、教育、游戏、娱乐、零售、制造、军事等应用领域不断深化。
集中签约入驻企业
覆盖XR产业关键环节
在签约活动现场,共有15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签约入驻临港新片区,总投资额177亿元,覆盖AR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AI芯片、工业软件等多个热门领域,涉及多家细分赛道内领军企业,包括AR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龙头企业舜宇光学、工业软件企业优铖工逸、木链科技以及AI芯片头部企业芯链微、芯鳍、芯迈微等。
舜宇光学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商,将集中优势资源在临港布局XR关键零部件研发及生产项目,并被授牌成为“临港新片区XR产业链主企业”,积极参与到临港XR产业链的协同融合和集聚发展。舜宇集团负责人表示:“这次与临港的签约,表明舜宇集团看好‘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前景,我们将借助临港这个优势平台,集聚专业人才,整合上下游产业,加速推进项目落地。”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陆瑜表示,XR产业虽然只是“元宇宙”产业的一个环节,但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今天我们签约的企业里边好多就是在XR领域的关键环节,比如有光波导片的,有做光机的,有做算力的,还有做一些核心传感器的。”
他介绍,临港新片区推动XR产业发展主要有几个方向:“第一是依托临港现有的、非常强大和完整的产业生态,包括集成电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可以很好地支撑XR的一些技术创新和人才需求。第二是打造产业链的小集群。因为这个产业不是靠一家企业就能够完成,所以政府来搭台,帮助这些想要发展XR产业的企业,在上下游协同中形成产业联盟,更高效地推动产业发展。第三是临港具有一个独特优势,即政府拿出应用场景给到企业,助力产品成熟并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