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热点图文 > 正文

数字化经营模式创新发展 助推新商业文明形态构建

2022-11-23 15:58:17 光明日报

“以消费者为中心,线上线下、公域私域融合”的数字化经营模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实践的新趋势。

“以消费者为中心,线上线下、公域私域融合”的数字化经营模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实践的新趋势。

近日,伏羲智库联合有关机构在乌镇举办的“新商业文明与数字化经营社会价值”研讨会上发布《数字文明时代数字化经营的社会价值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伏羲智库创始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晓东教授表示,当下已经进入由数字经济新阶段驱动的数字文明新时代,数字文明呼唤“和合共生,向善而行”的新商业文明理念,企业应当践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变革。

李晓东教授提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经营是数字经济的三大重点。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数据与其他各类生产要素融合,将产生以非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为特点的“数字化管理形态”,实现基于3D打印增量制造模式的“数字化生产方式”,构建基于协同工作形成基于数据和算法的智能供需匹配的“数字化经营模式”,进而不断推动实现新商业文明形态的构建。

针对当前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流量增长见顶等问题,“和合共生,向善而行”的新商业文明理念正是呼应了数字文明的内在要求。报告中指出,围绕“和合共生,向善而行”这一新商业文明理念,企业应主动推动经营模式变革,促进业务与算法、数据、算力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实行可持续、面向未来的数字化经营。

报告认为,数字化经营的本质特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也就是“以人为本”,促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面向服务消费者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通效率,确保实现高效供需匹配,最终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遵循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数字化经营高度依赖于数字化数据、供需匹配算法以及数字化平台。数字化经营能力构建需要三大支柱:丰富的数字化数据供给、高效的供需匹配算法以及开放的数字化平台。

从社会价值看,数字化经营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经营模式,能够助力实现五大社会价值:一是创新发展价值,数字化经营过程中不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不断增强商业模式和治理模式的创新;二是协调发展价值,数字化经营突破地域限制,降低城乡和区域间营商差距,助力“双循环”格局形成;三是绿色发展价值,数字化经营可以有效提升供需对接、物流支付等环节的效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四是开放发展价值,数字化经营有助于营造开放生态,服务更多中小企业并塑造新商业文化;五是共享发展价值,数字化经营能够创造高质量就业需求,通过平台连接为广大消费者、创业者提供公平无歧视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