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商务 > 电商动态 > 网络零售 > 正文

一批电商企业交出“数商兴农”上海方案

2023-01-10 10:06:54 国际商报

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正通过“数商兴农”上海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入上海市民的家中,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

700万斤新疆水果、2300吨云南文山“致富牛”、每周600万枝云南鲜花……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正通过“数商兴农”上海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入上海市民的家中,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

1月5日,上海市网购商会和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在上海市商务委的指导下发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数商兴农”示范案例》。盒马、叮咚买菜、本来生活、拼多多、美团买菜、清美、“沪喀优品”等10家特色鲜明、帮扶成效显著的企业入选。

据上海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商品类网络购物交易额6065.3亿元,同比增长7.9%。为高质量创新发展产销对接模式,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2022年以来,上海市商务委在“上海网上年货节”“上海数字生活节”“11直播月”等多个大型促消费活动中开设了“乡村振兴助农”专场活动,同时上海电商企业积极组织相关主题活动,成效显著,形成具有销量换产量、特色增花色、商路变出路的实践经验的“数商兴农”上海方案。

根据上海商情的调研结果显示,网上购买农产品已逐渐成为上海市民的优选渠道。电商平台、小红书、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线上媒体是市民了解农产品的第一信息源。从购买频次来看,六成以上的市民相比上年增加了网上购买农产品的频次,且表示在未来仍有可能增加,而七成以上的市民基本每两天会在网上购买一次农产品。从购买渠道来看,电商平台仍是市民线上购买农产品的首选,占八成以上。从满意度来看,上海市民对于网上购买农产品总体满意度为4.1分(总分5),主要体现在比较满意“便捷程度”“配送速度”“产品丰富程度”“价格实惠”等方面。从产地选择来看,云南、新疆、西藏等帮扶地区因其地方特色,市民愿意了解或购买,67.7%的消费者通过电商了解了云南地区农产品,54.2%的消费者通过电商了解了新疆农产品。除此之外,上海崇明、南汇、青浦等地产农产品也同样通过电商获得市民选择。

另外,农产品的质量、产地特色、口感描述及种养殖环境等因素是市民网购农产品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且很大程度上影响购买决定。据了解,对于品牌农产品,42.6%的市民愿意支付10%~30%的溢价,线上复购率达到了84.1%。由此可见,如何做品牌、提品质、增销量,已成为“数商兴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上海一批电商企业深入源头,以源头基地为起点,把控商品质量,全链路指导标准输出,旨在让农产品在电商上脱颖而出。如盒马举办的“2022上海援疆消费帮扶——喀什水果文化月暨第二届新疆水果节”活动期间,约700万斤、近20种新疆瓜果梨桃“走”进盒马门店,另外用喀什羊肉制作的新疆喀什缸子肉成为“盒区房”里的爆款,甚至“一缸难求”。叮咚买菜则帮助云南文山牛成为“致富牛”,打造成有地域特色、有持续造血能力的品牌化商品,树立了文山牛即优秀牛肉产品代名词的良好品牌形象。市场采购量近2300吨,销售额近2.5亿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通过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从种植端介入,精准预测市场需求、把控源头产品质量、重塑高效供应链和产业链、助力“新农人”成长。而美团买菜在“巴掌鲍”的打造上通过全链路指导及标准输出,将产品品质管控前移,避免了过去采购、品控师在挑虾的过程中只靠主观经验和手感挑选分级的情况。

此外,一批电商企业正通过颠覆传统模式、扩大声量助力特色农产品“出圈”。上海消费帮扶联盟组织实施“沪喀优品消费帮扶计划”,通过“沪喀优品”持续扩大“沪喀优品”品牌集合声量。帮助喀什地区有潜力的品牌主体提升能力,使之逐步走通上海市场主流销售渠道。2022年以来,“沪喀优品”电商渠道的线上专区销售额稳步增长,线上销售比例达到总销售额的94.19%。上海倍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利用云南优质蜂产品资源、低温冻干萃取等技术,重塑云南百年“老滇凰”蜂品牌,带动一批养蜂合作社和蜂农致富。经过两年半的时间,“老滇凰”蜂王胎单品销售额超10亿元,其中电商占比95%。

“数商兴农”之路任重而道远。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商业与农业主体的双向沟通,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