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动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2022-10-12 09:16:13 国际商报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生产要素再分配、发展阶段攀升的核心推进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被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引发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取代。围绕数字经济开展多双边国际合作,畅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供应链国际循环,打造世界数字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造福世界人民的重要举措。
□ 姜 峰 蓝庆新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生产要素再分配、发展阶段攀升的核心推进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被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引发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取代。围绕数字经济开展多双边国际合作,畅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供应链国际循环,打造世界数字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造福世界人民的重要举措。
开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措施、网络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必由之路和数实融合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有利于对标高标准国际协定,探索推动规则、体制、标准、管理等制度型开放,加速资源要素流动与国内市场主体融合,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释放内需动力。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强化数据领域国际交流,加大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力度,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网络安全合作备忘录及设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营造开放、安全、和平的网络生态,使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新天地。此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人才流通平台、数据传输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程,推动知识资本流动,为数实融合提供大量应用场景和源源不断的数据供给,加速数字技术创新迭代,实现实体经济内涵式发展、数字经济质量变革。
当前我国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上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在顶层设计方面,我国相继印发了《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指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优化数字经济“走出去”布局,明确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方向,加快融入数字经济全球产业链,并且积极组织开展中国-东盟数字部长会议、G20数字经济部长会议、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持续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平台。其次,在全球多方治理体系方面,2021年11月我国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2022年我国成立DEPA工作组,全面推进DEPA谈判,扩展数字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我国参与发起并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国际合作协定,积极探究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数字技术、数据标准和数字应用方面的沟通、合作,推动建立非歧视、公平和开放的数字营商环境。再次,在数字经济国际影响力方面,2017年我国与塞尔维亚、老挝、泰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2020年我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倡导尊重各方利益、反映各方意愿的数字治理国际规则;2022年我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达成《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深化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共识。截至目前,我国已与五大洲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进程迅速延伸,不断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应该落得更实,内外兼修,“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方位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
一是全面深化数字“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共建孵化平台、设立实验室、建立研发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加强与非洲、非盟国家在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拓展与欧盟、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加大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的合作模式创新;建立专项基金,为“一带一路”欠发达国家提供低息资助或无偿援助,夯实南南合作数字基础;支持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在条件成熟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数字技术与远程医疗、电子政务等应用场景合作。
二是探索放宽数字经济新业态准入,引进全球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研发设计中心、结算中心、采购物流中心、运营总部以及优质的外资创业团队,并借助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安全便利的国际化数据信息专用通道,推动供应链管理、跨境支付、跨境寄递快递等数字典型场景落实。
三是塑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合作生态,依托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广有序、开放、合作、安全、和平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强化数字经济标准国际协调;深化政府间数字经济对话交流,开展数字政策实践和能力建设分享,主动参与国际组织关于数据跨境流动、数据隐私保护、反垄断等议题谈判,探寻更多利益契合点、共赢亮点;设立法律顾问、商事协调、知识产权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制,降低数字经济企业与海外实体经济企业融合可能面临的风险。
(姜峰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研究员;蓝庆新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